中國社會

減緩中國社會的冷漠化趨勢

王恩學:金錢與功利淹沒了社會溫情,技術進步與貨幣的合力減少了人對社會的依賴,減緩冷漠需要從每個人做起。

9月28日,雲南會澤縣待補鎮野馬村發生19人死亡的重大血案。死者中上有72歲老人,下有三歲幼童,其中四人不過10歲。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9名死者全是嫌犯楊清培的近親屬,包括其父母、叔叔和堂叔六家人口。本案的殘忍血腥令人震驚,以至於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恐怖襲擊」。

震驚和悲憤之餘,人們不由聯想起12年前的馬加爵事件。兩次血案令人感觸最深的都是「冷血」,只不過是慘死在馬加爵錘頭下的是其朝夕相處的同學。之所以說二者冷血,一方面是因爲二者作案手段均極其殘忍,另一方面是,兇犯均將殺戮對象指向與自己關係親近(或親密)的人。

實際上,人們能夠感受到近些年越來越多的社會事件趨向殘忍冷血。

您已閱讀5%(288字),剩餘95%(503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