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毒跑道

「毒跑道」不能簡化爲標準問題

於平:許多涉及跑道等學校基建工程,往往是黑箱作業。不僅爲毒跑道進入校園開方便之門,也是教育腐敗根源所在。

幾個月前,北京第二實驗小學白雲路分校多名學生出現流鼻血癥狀,家長懷疑因學校修繕操場引起。之後,九月一開學,北京市石景山區金頂街二小又發現暑期裝修的教學樓有異味,一些學生開始流鼻血、身體不適,不少學生請假不再上學。

校園汙染防不勝防,其中「毒跑道」醜聞的頻發最引人注目。而教育部也對國內校園的塑膠跑道展開了「綜合治理」,據悉4799塊在建塑膠跑道中,有2191塊被叫停,93塊「毒跑道」被剷除。

那麼這兩千多塊停建和九十多塊剷除的跑道,到底詳情如何,公衆依然矇在鼓裏。那些長期生活於「毒跑道」環境下的師生,他們的健康遭到了怎樣的損害,他們又該找誰追償,仍然是筆糊塗賬。更爲重要的是,此番運動式的整治過後,今後如何在源頭上管住「毒跑道」,讓孩子的健康免受戕害,需要個明確答案。

您已閱讀20%(334字),剩餘80%(131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