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東南亞

中國智庫應參與東南亞「第二軌道」外交

張駿:亞太地區局勢變化,「南海問題」日益突出,中國智庫參與東南亞智庫的「第二軌道」外交時頗有爲難。

據說曾經有這麼一段時間,東南亞國家不少「業內人士」每天憋著對於即將出爐的「南海仲裁」的興奮勁兒而做出不願過多議論的姿態,但同時心底裏就等著自己(不利於中國)的預測被最終應驗。這是一種凡涉事國家人民都難以迴避的因「出身」而「站隊」的「惡毒」,還是在法司法定案前夕保持適當剋制的「道德」,其實都不重要,因爲在不同立場的人聽起來,總有一種評價比另一種中聽。

重要的是要知道在剛纔那段特殊時期以外的日子裏,那些「業內人士」從來都不曾停止談論包括南海問題在內的一切與中國和東南亞國家相關的事務,而這些「談論」的影響力可不僅限於談論,它們完全可能借助東南亞國家智庫開展的「第二軌道」外交而在這個地區形成滲透官方、學界、乃至公衆的普遍觀點。因此,對於中國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來說,充分認識到東南亞國家智庫開展「第二軌道」外交在 「後南海仲裁時代」的重要意義,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軌道」外交的基本含義

您已閱讀7%(390字),剩餘93%(486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