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時間6月24日午後,英國「脫歐公投」的結果終於揭曉。脫歐陣營以51.9%對留歐陣營48.1%的微弱優勢勝出。這一始料未及的歷史事件,令日本各界人士目瞪口呆,金融市場可謂驚魂一日。6月24日,日經指數暴跌1286點,跌幅達7.92%,爲當日世界各主要金融市場跌幅的第三位。與此同時,東京外匯市場,日元對美元迅速飆升,盤中的日元兌美元匯率,曾一度突破100日元大關。經過週末休市調整,日本央行於6月28日上午,以14.75億美元的應標額,進行了英國「脫歐公投」後的首次公開市場操作。此後三週儘管市場的恐慌情緒暫告一段落,但多數業內人士仍堅持認爲,未來的日本市場,在歐洲局勢明朗化之前,股市走低日元升高的趨勢不會改變。
每當世界上出現某種狀況(危機),通常並非得寵的低息日元,必定會成爲投資者們搶手的「避險貨幣」。股市跌而日元漲,似乎已成了日本金融市場在應急時刻的「慣例」。極少涉足股市交易的日本百姓,更是甚爲不解,但凡遇有風吹草動,世界其他主要金融市場,通常是股市下跌帶動本國貨幣貶值,爲何唯獨日本是個例?作如是想者,不一而足。股市跌,當然「玩家」受損,而日元升值,直接受到重創的,自然就是日本出口行業的經濟實體了。以日本最具代表性的汽車行業爲例,從中不難看出因匯率浮動,對出口企業所造成的,利潤收益上的直接衝擊。據日本媒體最新報導,當日元兌美元匯率每上升1日元時,日本汽車製造三巨擘的「豐田」(TOYOTA)、「日產」(NISSAN)和「本田」(HONDA)的年利潤,就會分別減少400億、140億和120億(日元)不等。
長期以來,英國在日本人眼中,是個特立獨行的國家,日本企業也一直將英國視爲企業聯繫歐洲市場的「橋樑」。到目前爲止,幾乎包括所有日本國內,超重量級大型企業在內,進入英國的日本企業數量已超1300家——這雖然不可與進入中國的數字同日而語,但在歐洲各國,這一數字排在第二,足見一向秉節持重的日本企業對英國的「癡情」。不少心存僥倖且毫無精神準備的日本企業人,恐怕做夢也不會想到英國留歐陣營,真的會輸掉這場如同賭博的「世紀公投」。他們希望當局出面穩住政局,進而阻止市場繼續惡化,心情之切令人同情,但想法卻過於一廂情願。正如有專家明確指出的那樣,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當下,要想應對像雷曼危機這樣等級的市場突變,僅靠單獨一國的干預,無異於杯水車薪。當今的國際金融市場,如果沒有相關各國的相互協調,實現市場的相對穩定,幾乎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