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菲南海仲裁裁決即將到來,成爲近來最受期待的國際司法決定,甚至主導了近期在新加坡舉行的香格里拉對話的議程。爲挑戰不利仲裁裁決的合法性,中國發起了頗受關注的外交和國際公關活動,竭力質疑仲裁庭仲裁的合法性。菲律賓的公關活動旨在支持仲裁裁決,但是收效甚微。菲律賓只是強調中國應該「遵守國際法」,但並未解釋中國的法律依據爲何站不住腳。
雖然筆者對菲律賓使用仲裁的做法(以及美國支持菲律賓的角色)提出了強烈批評,但是筆者並未批評其法律依據。中國表示,根據國際法可以無視即將到來的仲裁裁決。這一觀點不僅錯誤,而且沒有任何法律依據。中國外交人員,學者和新聞工作者反覆重申該觀點,讓旁觀者以爲中國的觀點是有法律依據的,或者至少是有可能的。事實上,一位新加坡前部長就在本週表達了上述觀點。作爲對新聞工作者、政策分析師及其它非律師人員的一項公共諮詢服務,筆者提供一個簡單的法律依據,用以說明爲什麼中國抵制南海仲裁的依據不堪一擊。
中國方面聲稱其曾做出過限制仲裁庭管轄權的聲明,排除了「邊界及主權」爭議的管轄權,因而沒有責任遵守聯合國仲裁庭裁決。事實上,中國官員不僅已經聲明,抵制裁決是在維護國際法,而且進一步譴責菲律賓提起仲裁是違反了國際法。
您已閱讀31%(509字),剩餘69%(112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