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圈裏流傳著矽谷(Silicon Valley)和唐納•川普(Donald Trump)的多個過節。但是幾乎沒人提到矽谷反感川普的深層原因。至少按照矽谷的標準,並且借用川普對激怒他的任何人常用的罵人話,他是「失敗者」——既是因爲這是他代表的人羣,也因爲他的商業表現。
矽谷贏家都是開天闢地的人。其中很多人是川普希望禁止進入美國的那類人,也是承受偏見和壓迫的受害者。當WhatsApp的創辦人簡•庫姆(Jan Koum)最初從烏克蘭來到美國時,他曾跟著母親排隊領取食品券。當Yahoo(Yahoo)創辦人楊致遠(Jerry Yang) 10歲時跟隨母親從臺灣來到美國時,他只會說一個英文單詞——「鞋」。上世紀70年代,谷歌(Google)共同創辦人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一家逃離了反猶太主義盛行的蘇聯。1956年,已故的英特爾(Intel)執行長、偉大的安迪•格羅夫(Andy Grove)徒步穿過了匈牙利的邊境線,抵達奧地利。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上大學時曾收集瓶蓋賣錢。雖然比爾•蓋茲(Bill Gates)出生於寬裕家庭,但他用一臺單板電腦和少量的零花錢創辦了微軟(Microsoft)。
真正的矽谷人喜歡開放的邊境。他們不是那些挑起黑暗記憶(清洗、迫害少數族羣、1930年代、拉美強人或中部非洲獨裁者)的民族主義者。他們在經營企業時積極招聘最優秀的人才——無論他們出生在瓜達拉哈拉還是成都、海德拉巴還是布達佩斯;無論他們是否在清真寺做禮拜。他們不認爲女性是可以虐待和蔑視的物件。他們願意與所有來到美國的人競爭——無論對方來自中國、墨西哥還是其他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