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股市

新三板: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的「試驗田」

長江商學院李海濤:中國A股市場改革實質性放緩,但新三板改革正在不斷深入,新三板的相關利益方,從股轉系統本身、到掛牌企業、再到投資者,都有望在A股改革的「縫隙期」迎來發展的「黃金時間」。

經過多年的穩步推進,A股市場改革已經步入深水區,但受制於多種原因,近期改革動作有所放緩。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作爲資本市場改革的「試驗田」,新三板的改革正在不斷深入,新三板的相關利益方,從股轉系統本身、到掛牌企業、再到投資者,都有望在這一A股改革的「縫隙期」迎來發展的「黃金時間」。

A股市場改革實質性放緩,新三板迎來發展「黃金時間」

中國資本市場的改革已經穩步推進多年,目前改革已經進入「攻堅期」。例如對於註冊制的態度,早在2015年6月「股災」之後,監管層對於註冊制已經是能拖就拖。進入2016年以來,在熔斷機制的作用下,A股開年不利,此後監管層對於註冊制已經是三緘其口,擔心對本就脆弱的A股造成負面影響。再例如將戰略新興板從「十三五」綱要的草案中刪除,也是爲了不在此時增加A股市場的股票供給,改革已經實質上讓位於穩定。再例如國有企業改革,其中混合所有制改革是重要一環,但A股上市的公司包含太多大型國企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牽動的利益複雜,又有國有資產流失的嫌疑,在推進時只能「慎之又慎」。

您已閱讀8%(444字),剩餘92%(504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