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爲什麼對英國退歐如此驚慌?爲避免讀者生疑,提醒你自己這一點。在此之前,從未有過在任美國總統爲影響一場投票而出訪兄弟民主國家,也從未有過13名美國前國務卿和國防部長以同樣動機冒險給外國選民寫信。這樣做的還有8名前財政部長以及5名北約(Nato)前最高指揮官。美國的體制內人士不僅在英國退歐問題上打破了不干涉原則,還在上面踩上一腳。如果我們不懂的話,我們還以爲英國真的對世界的未來具有獨特的重要性。
儘管這種想法或許誘人——尤其是對居住在華盛頓的英國人而言——但美國國內有個兩個詞的潛臺詞:唐納•川普(Donald Trump)。如果英國人愚蠢到選擇脫離歐洲,也許美國人真會瘋狂到選舉川普當總統。當然,沒人會斷言英國6月23日的退歐公投結果與11月的美國總統大選之間存在因果關係。多數美國選民從未聽說過英國退歐。即使聽說了,他們中多數人對公投結果也會無動於衷。
然而,兩件事之間存在足夠的回聲,讓已經被川普搞得焦頭爛額的美國精英感到不安。就像美國音樂公司在英國市場測試產品,或是電視製作公司借用成功的節目模式一樣,英國退歐公投已成爲西方民主政體健康狀況的試探氣球。想想《辦公室風雲》(The Office),這部場景設在斯勞市(Slough)的反烏托邦喜劇迷住了英國觀衆。不久之後,美國以賓西法尼亞州斯克蘭頓市(Scranton)爲背景的翻拍版本同樣掀起了收視熱潮。幾十年來,美英兩國的政治趨勢相互追隨。1979年,瑪格麗特•撒切爾(Margaret Thatcher)在英國上臺執政,一年後,隆納•雷根(Ronald Reagan)當選美國總統。比爾•柯林頓(Bill Clinton)的新民主黨人(New Democrats)在1992年爲5年後東尼•布萊爾(Tony Blair)的新工黨(New Labour)開闢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