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底,在香港舉行的Rise科技大會上,一個名爲「The Revolution Will Be Distributed」的分論壇引起了我的注意。兩位發言嘉賓都來自舊金山的BitTorrent, Inc.——這個名字對絕大多數網路用戶來說都不陌生。而這個論壇議題的雙關含義(「distributed」既有「分散的,散開的」意思,還可能有「被分發,被傳播」的含義)更是讓我感到好奇:他們談論的究竟是什麼樣的「革命」?
於是,我在Rise大會現場採訪了BitTorrent, Inc.(以下簡稱『BT公司』)的代表,並試圖以一個「文科生」的有限理解力梳理這家以獨特技術起家的公司的「革命史」。
BitTorrent,是一種用於在網路上分享檔案的「peer-to-peer」(點對點,簡稱P2P)網路協議(下文簡稱『BT協議』或『BT技術』)。美國程式員布萊姆•科恩(Bram Cohen)於15年前編寫並發布這個網路協議及第一部BT軟體之後,這種不依賴單一伺服器、爲內容提供者大幅節約帶寬;並且使用者越多,下載速度越快的技術迅速成爲一個顛覆性的現象。它對整個網路的影響力在短短几年之內達到巔峯——據英國網路傳輸技術公司Cachelogic估算,使用BT協議的檔案傳輸佔據了2004年整個網路35%左右的帶寬;在亞洲,BT流量佔據當年網路流量份額高達65%。
您已閱讀17%(580字),剩餘83%(291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