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歐元

歐元紙幣爲何用建築代替頭像?

FT專欄作家邰蒂:如果想弄明白爲什麼向歐洲公民兜售歐洲統一夢如此艱難,或者爲什麼全球化在選民中激起了如此這樣複雜的感受,不妨思考一下紙幣上的面孔。

幾年前,在參加一場討論歐洲單一貨幣困境的會議時,一位央行官員把手伸進口袋,掏出一張歐元紙幣扔在桌子上。他指著那張皺巴巴的紙幣斷言道:「這就是歐洲的問題所在。上面只有窗戶和橋樑!」

手裏揮動著那張紙幣,他繼續解釋道,當官員們成立這一現代歐洲貨幣體系時,他們不想因紙幣上印誰的頭像而引發令人不快的民族主義爭論。因此,他們迴避了這一問題,決定用建築符號(如著名的橋樑)代替名人印製在紙幣上,即用建築立面替代面孔。

對不經意的觀察者而言,這似乎並不重要——尤其是在與移民危機、曠日持久的經濟問題等歐洲其他困境相比較時。畢竟,大多數人從不會在意手中的鈔票上印著什麼,除非在政治紛爭爆發之際(正如最近圍繞美元紙幣上缺少女性形象的爭論一樣)。

您已閱讀21%(312字),剩餘79%(117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