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2016美國大選

世界難以擺脫「川普烙印」

FT專欄作家拉赫曼:川普的競選已經改變了美國和全球政治,而且他會在今後六個月的選戰中打下更深的烙印。抵制全球化、民族主義、反穆斯林、反精英和反主串流媒體,這些曾經的邊緣理念如今已進入政治主流。就算川普輸掉選舉,它們也不會消失。

唐納•川普(Donald Trump)實質上鎖定了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名的訊息,令我回想起了2002年的歐洲。當時,極右翼候選人讓-馬利•勒龐(Jean-Marie Le Pen)在法國總統選舉中一路殺入最後的兩人對決,引起巨大震動。還記得在勒龐在第一輪投票中取得成功後的那天早上,我去布魯塞爾的歐盟新聞中心,見證了我的法國同行的恐懼和羞恥。

好訊息是勒龐在最終一輪投票中大敗。壞訊息則是,回想起來,他所取得的突破標誌着歐洲政治的轉折點。

自2002年以來,民族主義、對移民的憎恨、對「不愛國」精英的譴責、對伊斯蘭的恐懼、對歐盟的抵制、保護主義,這些勒龐一力倡導的主題思想,在歐洲日益發展壯大。

您已閱讀16%(298字),剩餘84%(152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吉狄恩•拉赫曼

吉狄恩•拉赫曼(Gideon Rachman)在英國《金融時報》主要負責撰寫關於美國對外政策、歐盟事務、能源問題、經濟全球化等方面的報導。他經常參與會議、學術和商業活動,並作爲評論人活躍於電視及廣播節目中。他曾擔任《經濟學人》亞洲版主編。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