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的一個晚上,我拜謁了布魯塞爾市中心馬爾比克(Maalbeek)地鐵站外臨時搭建的紀念碑,上月發生的恐怖襲擊導致地鐵站內16人死亡。這已成爲歐洲常見的一幕:鮮花、旗幟、手寫紙條擺滿了柵欄周邊。
這樣的場景正催生出一種可怕的對比:有人說,西方正在回到1930年代。像那時一樣,如今的我們面臨著城市暴力、經濟停滯、民粹主義崛起,還有咄咄逼人的俄羅斯。而「伊斯蘭國」(ISIS)正試圖扮演納粹德國的角色。
與1930年代的類比仍可能被證明是正確的。但至少到目前爲止,還有一個似乎更爲可信的類比。馬爾比克發生的一幕讓我回想起我們中很多人如今正再次經歷的那個十年:像布魯塞爾的許多地方一樣,馬爾比克看起來更像1970年代。鮮花靜靜地躺在一幢野獸派風格的辦公大樓下面,大樓的底層是停車場,旁邊有一條四車道的馬路。相比1930年代,我們所處的時代更像1970年代。
您已閱讀15%(375字),剩餘85%(218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