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

普丁高支持率之謎

蘇夢夏:在1990年代的政治分化之後,普丁通過擴大政治參與、推進國民團結恢復了穩定,但俄羅斯的未來取決於能否在穩定與創新之間達成平衡。

【編者按】同中國有著許多相似歷史經歷的俄羅斯,一直是中國考察自身的一面鏡子,但這種觀察也往往會陷入臉譜化、簡單化的窠臼,尤其是,對於蘇聯解體之後的俄羅斯獨特的政治與社會發展歷程,中國缺乏深刻體認和洞見,而這恰恰是可能對中國很有啓發的一個領域。本文以獨特視角梳理了幾十年來俄國曆屆政府的得失與政治關係變遷的歷史,揭示了普丁高支持率的原因和他面臨的挑戰。這對理解普丁時代的俄羅斯現狀可能有所裨益,所提及的一些轉型困境或許也能引起中國人的共鳴。FT中文網歡迎各界學者與讀者參與討論,編輯事宜請聯絡[email protected]

「他能把個人榮譽與政治信念區分開來,認定寬恕高於革命性的報復。」

您已閱讀4%(298字),剩餘96%(709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