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戰爭

日本和歐洲:貨幣戰弄巧成拙

FT專欄作家普倫德:市場波動已經讓那些最堅定地致力於本幣貶值的央行失去了戰鬥力,它們提升通膨至目標水準的能力被打上了一個比以往更大的問號。

回顧持續3個月之久的極端市場波動,可以看出全球貨幣戰顯然進入了一個更加複雜的新階段。實際上,市場波動已經讓那些最堅定地致力於本幣貶值的央行失去了戰鬥力。彰顯這種無能爲力的最顯著的例子就是日本央行(BoJ)。

日本這樣一個有著如此之高公債水準的國家,居然能夠成爲全球市場風暴中的避風港,這實在是有悖常理,但在2016年第一季度情況恰恰就是這樣。儘管日本推出了負政策利率,但日元相對美元仍急劇升值,這顛覆了正常的外匯市場「引力定律」。由於自2012年安倍經濟學(Abenomics)出臺以來,日本股市往往隨日元匯率變動而變動(考慮到競爭性貶值對出口規模或者企業利潤的影響,這完全符合邏輯),因此日本股市已大幅下跌。

您已閱讀22%(304字),剩餘78%(106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