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I

蘋果與FBI之爭並未畫上句號

FT創新主編桑希爾:蘋果與FBI的法庭論戰遠非更廣泛辯論的最終結論,這場紛爭的前前後後,很可能會被證明爲民主國家探索如何提高法律清晰度的有益途徑。

人們一直擔心技術入侵自己的生活。《新聞週刊》(Newsweek)曾刻畫出這種害怕心理,它在封面上刊登電話、相機和錄音機的圖片,並質問道:「私隱完蛋了嗎?」當時是1970年7月。

自那以來,我們看到筆記型電腦、智慧型手機和健康監測器等個人設備大量出現。現在,逾60億臺此類設備與網路相連。技術研究公司Gartner的數據顯示,聯網設備在以每天550萬部的速度增加。其中大部分設備很容易遭受那些足夠機靈或狡猾的駭客入侵。我們真的生活在一個監控的黃金時代,我們走的每一步以及我們的每一次心顫都可以被記錄下來,無論是好還是壞。

我們的政府迫切希望我們保護這些資訊的安全,但可以理解的是,它們也希望在國家安全需要時,可以有選擇地大量獲取數據。經常搖擺於政府和用戶之間的科技公司大多樂於配合有關調取此類數據的合法請求。

您已閱讀24%(351字),剩餘76%(113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