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塞爾在復活節臨近之際到底面臨著什麼,我們現在還不得而知。此次襲擊在日期和目標上的隨機性,表明相關襲擊計劃可能被提前了,而此次襲擊的規模表明該計劃已經醞釀了一段時間。「伊斯蘭國」(ISIS)組織已聲稱對此次襲擊負責,該組織還與去年11月巴黎恐襲事件有關。但是,更大的問題並不是這起暴行應由誰負責,而是歐洲將發生多大的「扭曲」,來應對一場嚴峻的恐怖威脅——恐怖團伙似乎已經可以越來越常規化地發動大規模暴行。
人們首先提出的問題將集中在比利時在本國境內對恐怖威脅的反應。比利時當局在抓捕薩拉赫•阿卜杜勒-薩拉姆(Salah Abdeslam)——巴黎恐襲事件策劃者之一,支持ISIS——的行動上可能取得了一場勝利,但他們漏掉了一個計劃用重型武器和炸藥發動暴行的恐怖團伙。這表明當局對恐怖威脅的瞭解和監督存在不足。鑑於布魯塞爾位於歐洲政治中心,這可能不再只是比利時一國的問題。
對於有些人來說,巴黎的恐怖暴行敲響了一記警鐘,但安全部門一段時間以來對此已有所預料。從蓋達組織到ISIS,恐怖組織一直在尋求發動2008年孟買連環爆炸案式的恐怖襲擊,而且一個來自布魯塞爾的法語羣體已策劃了一連串襲擊陰謀,其中若干計劃已被瓦解。明知一個地方可能遭到恐怖襲擊是多麼令人沮喪,這樣的憂慮在巴黎恐怖襲擊事件中得到了應驗。
您已閱讀40%(549字),剩餘60%(81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