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疫苗

山東疫苗案應如何問責?

常紅曉:疫苗事件發生後,除了全面、具體、準確的政府資訊公開,更重要的是問責和亡羊補牢,尤其是防止疫苗的生產、銷售、運輸、接種等方面的監管鏈條失效。

山東非法經營疫苗大案正在發酵。據中國政府網3月22日訊息,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近日批示,要求徹查「問題疫苗」的流向和使用情況,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對相關失職瀆職行爲嚴肅問責,絕不姑息」。這顯示出中國高層亡羊補牢的決心,同時也提出了一個嚴峻的問題,山東疫苗案該怎麼問責?

當前,疫苗質量已造成民衆的某種恐慌情緒。同時,隨著移動網路時代各種資訊的快速傳播,脆弱的政府公信力再次受到嚴重打擊。對當政者而言,首要的問題是公開「問題疫苗」資訊,盡最大努力,取信於民。中國總理李克強上述表態,朝著正確的方向邁出了第一步。

據報道,山東省涉案「問題疫苗」波及中國18個省,涉及金額5.7億元。如按澎湃新聞網報導所言,涉案疫苗按每支150元計,這些問題疫苗應該在200萬支左右。如果這些疫苗已被「接種」,那就意味著巨大的社會風險。

您已閱讀17%(356字),剩餘83%(178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