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要收購一批豪華酒店?最好找到合適的人才負責運營。上週末傳出的訊息是,一家由保險集團轉變成的中國地產巨擘安邦(Anbang),斥資65億美元收購了旗下擁有16家豪華酒店地產的Strategic Hotels & Resorts。這筆交易尚未被正式宣佈,但在僅3個月前,黑石集團(Blackstone Group)剛以60億美元將這些豪華酒店收入囊中。如果黑石用股票爲三分之一的交易買單,那麼其收購交易的年化回報率將達100%。
然後是昨日,喜達屋酒店及度假村集團(Starwood Hotels & Resorts)宣佈,有新的買家(後被確定爲一個以安邦爲首的投資集團)已表示有興趣對其進行收購,儘管喜達屋與其競爭對手萬豪國際(Marriott International)早已宣佈達成併購協議。因旗下擁有威斯汀(Westin)、喜來登(Sheraton)、瑞吉(St Regis)、W Hotels等品牌而聞名的喜達屋,實行與Strategic Hotels & Resorts完全不同的戰略。在喜達屋品牌旗下的酒店中,該集團擁有地產的酒店數量在不斷減少。
一段時期以前,美國大型酒店集團——喜達屋、萬豪、希爾頓(Hilton)——都得出結論:他們最寶貴的資產並非土地,而是品牌和運營專長。通過出售酒店地產,然後收取管理費用(甚至Strategic Hotels & Resorts都有一處物業由喜達屋的威斯汀負責管理),這些酒店集團極大地簡化了資產負債表,提高了資本回報率。Strategic Hotels & Resorts利用了自身的優勢;在被黑石收購之前,已經轉型爲一家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它將大部分現金流作爲股息派送出去,避免了上繳企業所得稅,並享受較低的資本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