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前,本博評論稱,發達經濟體2016年初通膨上升「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多虧了「幾乎」這個詞。自那以後,油價暴跌至新的低點,而市場仍糾結於通縮擔憂。
2016年通膨上升的理由基於如下事實,即當油價企穩的時候,能源對整體消費價格通膨指數(CPI)的影響將會改變方向。這種「不可避免的」算術效應因今年1月的油價暴跌而延遲,但它理應在近期表現出來。
然而,關鍵問題是,這種整體通膨的自動上升是否預示著發達經濟體的基礎通膨迎來更爲重要的轉折點——人們錯誤地預見這個轉折點的到來已有數年之久。
您已閱讀13%(242字),剩餘87%(160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