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

分析:G20上海會議並非乏善可陳

G20上海會議未就全球可能陷入衰退的局面提出新倡議或協同應對計劃。但這次會議仍有一個亮點:中國匯率政策未受到批評,這會令中國有更大意願避免人民幣大幅貶值。

全球政策制定者會議很容易被指責毫無成果,上週末的二十國集團(G20)會議就屬於這種情況。根據部分數據和許多預測者的說法,我們似乎正開始滑向一場全球範圍的衰退。然而G20會議沒有針對這種令人沮喪的局面提出任何新的倡議或協同應對計劃。

出席這次上海會議的大人物們只是老調重彈,說些有必要進行全球協作、推行更積極財政政策和加大基礎設施投資之類的話。他們甚至無法就如何看待發達市場最新推行的負利率貨幣政策達成一致看法。

不過,人們又能指望有什麼實質性結果呢?比如說,在外匯市場協同干預的做法從來就不太可能出現。正如英國《金融時報》旗下宏觀研究服務Medley Global Advisors提醒我們的,在中國的政策圈子裏,廣場協議(Plaza Accord)依然是禁忌字眼。即便是單邊干預,眼下也只有日本在考慮,干預的目的是應對日元升值,但只有在國內工業界巨擘呼籲這麼做(目前並沒有)的情況下,日本當局纔會實施干預。

您已閱讀27%(402字),剩餘73%(108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