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

蘋果主動披露的失策

有時,向投資者介紹一下大有希望的新業務會贏得華爾街的喝彩。但有時不會,就像蘋果最近發現的那樣。市場反應似乎表明,投資者並不認可蘋果的最新戰略。

有時,向投資者多介紹一下大有希望的新業務會贏得華爾街的喝彩。但有時不會,就像蘋果(Apple)上週付出代價發現的那樣。在站穩腳跟的企業往往快速成熟的科技行業,正確把握這種方法特別重要。「新故事」有望幫助投資者的眼光超越企業正在趨緩的成長。

在利用額外的財務披露來改變人們的看法方面,亞馬遜(Amazon)已成爲科技界的黃金標準——這帶有一些諷刺意味,因爲該公司以保密聞名。自從去年4月首次披露有關其雲端計算副業——亞馬遜網路服務(Amazon Web Services)的細節以來,亞馬遜市值已成長近1000億美元。亞馬遜等到這個業務部門初見規模且盈利超出預期後,才向外界介紹。

控股谷歌(Google)的Alphabet承諾在本週發佈業績時分門別類地披露非搜尋業務的表現,這也產生了類似的效果。這裏的意圖有所不同:炫耀其核心搜尋業務的實力,並通過不掩蓋其他業務的虧損來展現更嚴格的財務紀律。

您已閱讀28%(393字),剩餘72%(100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