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到中國出現創紀錄的資本外流、股市動盪以及人民幣承受重壓之後,全世界都在等待中國發布令人安心的經濟數據。這種心情如此迫切,以至於即便中國公佈了自1990年以來最低的經濟增速,投資者也依然感到欣慰,推動全球股市以及油價走勢好轉。
保持一些樂觀情緒是有道理的。中國官方經濟成長率或許已從2014年的7.3%降至去年的6.9%,但這個數字仍處於政府制定的「7%左右」的成長目標範圍內。還有確鑿證據表明,中國正開始實現其長期宣稱的經濟轉型——使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不再把投資和重工業當作主要成長動力。中國龐大的鋼鐵、電力行業的全年產值出現萎縮。
就結構轉型而言,一些數據同樣令人鼓舞,這些數據顯示消費支出對中國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的貢獻達到了66%,是2001年以來的最大值。進一步突顯出這種轉型的是,蓬勃發展的服務業對GDP成長的貢獻達到50.5%,比曾經占主導地位的製造業高出10個百分點。
您已閱讀37%(393字),剩餘63%(67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