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電影製作

好萊塢與「中國錢」

裘伯純:越來越多的中國投資者將目光轉向好萊塢。好萊塢對新晉金主一貫歡迎,但好的生意不等於好的投資機會,他們應謹慎,以免重蹈歷史覆轍。

在中國經濟減速和影視娛樂業蓬勃發展的雙重刺激下,越來越多的中國投資者將目光轉向了好萊塢,希望能通過參與好萊塢電影的製作來獲益。雖然好萊塢對新出現的金主一貫表示歡迎,但投資者們恐怕應該謹慎,以免重蹈歷史上一系列投資者(包括日本投資者或者華爾街銀行家們)的覆轍。

好萊塢是一個又性感又賺錢的行業,但是好的生意不一定能與好的投資機會劃上等號。好訊息是,對好萊塢的項目和公司的投資交易越來越像矽谷的做法,而過去這幾年,中國投資人至少逐漸熟悉了矽谷式創投私募基金,以及這些基金對科技類創業公司的投資。

隨著電影製作所需預算的成長(一部電影的製作預算常常超過一億甚至兩億美元,而電影的行銷費用也能達到電影製作費用的50%),一個項目需要來自不同投資者共投。雖然像迪士尼的《復仇者聯盟》這樣成功的電影通常收益極高,但新晉投資者直接在這份成功當中分一杯羹的可能性卻極小,原因包括如下幾點:

您已閱讀11%(384字),剩餘89%(323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