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斷機制

中國證監會宣佈暫停股市熔斷機制

新聞發言人稱,熔斷機制並非市場大跌主因,但從實際情況看,並未達到預期效果

北京時間1月7日晚間,中國證監會發布通知稱,自1月8日起暫停實施A股指數熔斷制度。

當日晚間,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對媒體表示,引入指數熔斷機制的主要目的是爲市場提供「冷靜期」。並稱,熔斷機制不是市場大跌的主因,但從近兩次實際熔斷情況看,沒有達到預期效果,而熔斷機制又有一定「磁吸效應」,即在接近熔斷閾值時部分投資者提前交易,導致股指加速觸碰熔斷閾值,起了助跌的作用。權衡利弊,目前負面影響大於正面效應。因此,爲維護市場穩定,證監會決定暫停熔斷機制。

北京時間7日上午,A股在開盤13分鐘後,即觸發15分鐘的臨時停盤。恢復交易後股指繼續下跌,上午9時59分突破第二道熔斷閾值,導致整個股市自動收市。全天交易總時長只有14分鐘。

您已閱讀84%(310字),剩餘16%(5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