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東

誰缺席了打擊ISIS的鬥爭?

FT專欄作家加德納:中東危機的禍根是主流遜尼派的領導缺位。在中東,存在著各式各樣的遜尼派至上主義。其中,ISIS毒性最強,但遜尼派大國沙烏地、土耳其和埃及都是稀釋後的毒藥,而非它們所號稱的解藥。

在各國爲尋找解決敘利亞內戰的方式、打擊「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ISIS)遜尼派聖戰組織及其在敘利亞和伊拉克的險惡權力基礎的努力中,存在一個較大的漏洞——遜尼派。從位於紐約的聯合國安理會(UN Security Council)到美國和俄羅斯領頭在維也納舉行的敘利亞會談,外交官們苦苦建立的架構看起來就像瑞士乳酪一樣千瘡百孔。

上月,在ISIS襲擊了巴黎、5年內戰將敘利亞大片領土夷爲平地之後,聯合國安理會一致同意軍事打擊ISIS。鑑於法國準備大幹一場、美國和俄羅斯至少在表面上擱置了他們在從烏克蘭到中東等問題上的分歧、就連英國也將其打擊伊拉克境內ISIS的有限努力擴大至敘利亞,看上去該地區的領先外部勢力正開始聯合起來。在維也納外交峯會上,各方商定了結束敘利亞衝突的暫定過渡方案。在這次峯會上,伊朗也在場,在9月份俄羅斯增援敘利亞之前,正是伊朗支撐著巴沙爾•阿薩德(Bashar al-Assad)的政權。這些進展有什麼實質性意義嗎?

捲入敘利亞問題的兩大主要勢力——美國和俄羅斯,仍然處於對立面。美國總統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領導著一個打擊ISIS的聯盟,至少在理論上得到遜尼派阿拉伯國家和土耳其的支持。俄羅斯總統弗拉迪米爾•普丁(Vladimir Putin)將自己置於由伊朗支持的什葉派軸心的領導位置,這個軸心的主要目標是力挺阿薩德政權(今年夏天該政權差點被主流反政府武裝推翻)。不過,美俄所處的格局不利於任何中間地帶存在,這將擴大本來已經很大的遜尼派漏洞。

您已閱讀31%(642字),剩餘69%(140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