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報告

2015:「熊貓」喫掉「點心」

隨著人民幣入籃,離岸人民幣點心債券市場前景不妙。中國央行9月將熊貓債券市場開放給兩家境外銀行——滙豐香港和中銀香港,可能也爲點心債券市場敲響了喪鐘。

對於中國的債券市場而言,2015年可能會以「熊貓」喫掉「點心」的一年爲人們所銘記。

隨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將人民幣納入其全球儲備貨幣籃子,離岸人民幣「點心」(dim sum)債券市場的未來似乎岌岌可危。「點心」債券是在中國內地以外,主要在香港發行的人民幣計價債券。在岸債市似乎將迎來成長,包括由非中國借款人發行的「熊貓」債券。

點心債券市場是在2007年啓動的,但直到2010年限制得到放寬、國際機構開始發行人民幣計價債券時,該市場才真正獲得成長動力。投資者最初將點心債券市場視爲押注匯率的管道。但近年來,該市場逐漸走向成熟,借款人的信用評級範圍變廣,從最高級的國家擔保債券低至高風險的B級發行人。

您已閱讀18%(301字),剩餘82%(135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