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長壽IP賣座系列《007:幽靈黨》登陸內地,首週末不出意料拿下超3億票房,沒有辜負這塊金字招牌。然而和高票房相對的,卻是鋪天蓋地的劣評和嘲諷:豆瓣評分爲剛過及格線的6.2分,WeChat朋友圈裏有不少人用「看完序幕就睡著了」,「睡了醒過來又睡」來發洩不滿。《007:幽靈黨》雖然在西方也褒貶不一,卻遠沒這般人人喊「睡」,權威影評網站爛番茄新鮮指數接近80%,更有媒體以100分盛讚,對其娛樂性和男女主演的表現均大力肯定,縱橫天下無往不勝的邦德,此番君臨中國內地爲何不待人見?原因有三:
一,經典老梗難引共鳴。007雖已大名遠揚50餘載,中國內地觀衆卻是直到2007年丹尼爾•克雷格披掛上陣纔有緣在影院一睹究竟。絕大多數普通觀衆對007系列風格的演變,經典橋段,看家招數並不熟悉,習慣以尋常動作大片看待。而《007:幽靈黨》恰恰是一部需要對整出系列,尤其是60到70年代作品相當熟悉才能享受觀影快感的尋寶性電影。藉着重塑60年代就令007頭痛的幽靈黨大魔頭形象,大量致敬早期經典場景,人物,道具和細節,新感情,舊回憶,滿足007忠粉的探尋樂趣。葬禮探祕,嘉年華遇變,火車搏命,靈感均取自過往情節,當克雷格從背後輕解貝魯奇拉鍊,輕浮逗弄女神時,這一招無疑是辛康納萊在《你只能活兩次》中的故伎重施,而他彈射出汽車從容降落這一幕,自然是《霹靂彈》中邦德以噴射裝置擺脫追兵的重演。若你覺得一路追殺007的兇大漢很無聊,那是你沒見過70年代的經典反派大鋼牙,這些前後對照方能會心一笑的設定和幽默,不入門者難識其趣,在普通觀衆眼裏只是用濫的俗套。老梗戲仿,經典重溫,到了此地冷冷清清,乏人共鳴。
二,品味高冷不接大片地氣。007系列自《大戰皇家賭場》重啓後,風格漸趨暗黑陰冷,不斷深挖風流諜王的內地糾結和神祕過往,到了手法細膩的英國文藝片名導薩姆•門德斯手裏,更是精雕細刻成一件英倫氣息濃郁的半藝術品。上一集《大破天幕殺機》已初露端倪,此番更上層樓,畫面無比精緻考究,懷舊浪漫香氛與陰森幽寒殺氣交織,而對邦德的身份拷問,也直指特工的存在有無現實意義。作爲延續半個多世紀,努力在傳承經典和引領潮流間尋求平衡的老牌系列,如此風格的扭轉和主題的探尋順理成章,但對於不諳其發展歷史,只想尋找感官刺激的多數觀衆,這樣的嘗試似乎多此一舉。門德斯緩緩道來,穩紮穩打的敘事節奏,不露聲色的冷幽默,更讓習慣視覺轟炸和插科打諢的觀衆如坐鍼氈,被《變形金剛》,《速度與激情》等美式生猛商業大片喂大的內地消費者,多半難有耐心體會英式娛樂片的冷靜和沉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