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紀事

河豚、春帆樓與刺殺者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中國知識人儘管早已習慣將明治維新來比照中國近代化運動,驚羨日本之成功,哀嘆中國之挫敗,卻又對對方的歷史仍保持著驚人的無知。

3月21日 晴

河豚不如想像的味美。它被切成透明的薄片,環狀地排列在盤中,伴蔥與芥辣入口,像是嚼著清脆的魚皮。它也隨豆腐煮在湯鍋中,入口與其他魚類別無不同。據說它美味的部分是精巢,我缺乏嘗試的慾望。當劇毒的可能性被排除後,它的誘惑也隨之下降。

在下關,到處是河豚的形象。它是料理店裏的魚片,是唐戶市場的攤位上的活物,是神宮庭院、海邊大道上的雕像……它們都胖嘟嘟的,像是拼命的憋著氣,周身洋溢著因笨拙而帶來的可愛,毫不擔心自己即將死於刀下的命運。

您已閱讀5%(221字),剩餘95%(417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