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美國應充分理解中國崛起的現實

美國前財長薩默斯:如果世界的目標是抑制中國的經濟表現,就不能指望與中國建立經濟合作。正如習近平不久前訪問英國時受到的盛情款待所表明的那樣,如果美國不與北京建立經濟合作,它或許就會與傳統盟友漸行漸遠。

眼下中國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力猶如全球經濟對它的影響一樣大,這是數世紀以來的頭一次。未來數年,中國佔全球收入、貿易和大宗商品需求的比例很可能達到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之間,同時,隨著其在世界經濟中的份額增加,中國的重要性只會不斷攀升。

我上週結束中國之行時帶回一個令人沮喪的結論——對於抱何種目標看待中國經濟發展,對於中國的中短期政策目標,對於處理合作和不可避免的緊張局面所亟需的機構架構,全球缺乏共識。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呼籲建立「新型大國關係」是正確的。但是這種新型大國關係必須納入經過大幅修改和升級、甚至是全新的國際經濟架構之內。

第一個應該明確的問題是,美國和全球社會的目標是看到中國作爲全球繁榮的支撐力、社會和政治積極變革的推動力在經濟上取得成功,還是從經濟上遏制和削弱中國,從而降低中國對全球造成威脅的能力。這在北京看來是當前的重大問題,而不僅僅是保護主義者和政界人士的尖刻辯論。

您已閱讀24%(389字),剩餘76%(122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