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TPP

應對TPP勿陷入「布利丹效應」

越秀金控集團蘇亮瑜:TPP儘管摻雜各種政治話題,但它首先是一個經貿議題,過度強調其政治語境很容易陷入「布利丹效應」,如同在兩個草堆間選擇的毛驢,最終餓死。

歷經數年的攻防談判,《跨太平洋夥伴關係》(TPP)協定的12個談判國於10月5日在美國亞特蘭大舉行的部長級會議上達成基本協議。儘管目前TPP的細節尚未悉數披露,但在國內外媒體連篇累牘的報導解讀中,TPP猶如一堵隔離牆,勾畫着中美在亞太地區的對峙場景。

揭示TPP本身的脆弱也好、強大也罷,對TPP不屑一顧也好、如臨大敵也罷,以這種冷兵器思維模式得出的判斷,很容易將中美兩國帶入「修昔底德陷阱」。儘管中美雙方都在努力避免這一局面的形成和出現,然而正所謂「文似看山不喜平」,似乎媒體與專家的文章都更加偏好於抓取可能的衝突和負面的因素,甚至對一些不確定性的領域做出較爲武斷和主觀的判斷,以提高文章的新聞效果和傳播影響力。此外,由於TPP文字內容有待全面披露和系統性剖析,以及TPP實現路徑等本身帶有明顯的不確定性,目前外界解讀者只能以盲人摸象的方式感知TPP建立的原則和主體框架,以顯示各自研究分析那種「深刻的片面」。而當前社群媒體的病毒式粘合傳播,則容易放大這些主觀判斷與「深刻的片面」碰撞所形成的聚羣式共鳴,將理性思辨導入假想式觀點分化和對壘之中,使非理性的亢奮情緒成爲主導輿論走向不可忽略的因素。

其實,TPP實際就是一種新型的自由貿易區(FTA)式自貿協定,與中國在東亞倡議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ECP)和全球業已存在的各種雙邊自貿協議解答的系同一類問題,所不同的是TPP的實現路徑、交易規則。同時,TPP以美國爲首,並在中美關係特殊的背景下,或主動或被動地夾雜了一些大國競爭、受傷者心理等調味劑。

您已閱讀27%(652字),剩餘73%(173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中東期待沙烏地阿拉伯制衡川普

阿拉伯國家希望穆罕默德王儲和美國當選總統川普的密切關係能夠緩和川普政府的中東政策。

投資者押注防務支出增加,Palantir成爲「川普交易」贏家之一

彼得•蒂爾創立的數據公司的最大客戶是美國政府,自川普本月當選以來,其市值增加了230億美元。

Lex專欄:成長來之不易,雀巢前景平淡

要實現其成長目標,這家瑞士集團需要增加行銷投資。

Lex專欄:便宜商品是沃爾瑪股價上漲的基礎

沃爾瑪通過吸引高收入顧客和增加其他收入來源,出色地應對了經濟不景氣和通膨帶來的挑戰。

Lex專欄:奢侈品品牌寄希望於自己的美國夢

奢侈品在美國越來越具有吸引力,可能爲該行業提供新的成長跑道。

諾和諾德準備下一代減肥藥的試驗結果

這家丹麥公司預計,最新數據將顯示CagriSema可在一年多的時間內減輕25%的體重。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