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全球經濟

全球資產市場相關性高企

FT專欄作家邰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報告顯示,近年來全球資產市場的相關性高達70%。這可能意味著資產管理和投資的傳統理念需要改變。

二十年前,對沖基金似乎無所不能。只要出現市場衝擊,或經濟進入週期性轉折,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朱利安•羅伯遜(Julian Robertson)等一撥精明的交易者就會迅速殺入,且往往能大賺一筆。

然而,好景不再。今年夏季全球市場受到動盪衝擊時,對沖基金的一些頂尖大師遭受重創,8月份行業集體損失達780億美元。更引人注目的是,該行業的表現已連續多年不佳,其中許多對沖基金甚至未能擊敗美國股票指數。

爲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原因之一是對沖基金的運營空間日益擁擠。另一個原因是各國政府越來越反覆無常,舉止怪誕,採用非常規手段(比如量化寬鬆)應對危機,不斷顛覆對沖基金簡潔的計算模式。

您已閱讀20%(296字),剩餘80%(118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吉蓮•邰蒂

吉蓮•邰蒂(Gillian Tett)擔任英國《金融時報》的助理主編,負責全球金融市場的報導。2009年3月,她榮獲英國出版業年度記者。她1993年加入FT,曾經被派往前蘇聯和歐洲地區工作。1997年,她擔任FT東京分社社長。2003年,她回到倫敦,成爲Lex專欄的副主編。邰蒂在劍橋大學獲得社會人文學博士學位。她會講法語、俄語、日語和波斯語。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