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人民幣:匯率波動增加如何影響出口?

經濟學者林曙、施康、葉海春:人民幣未來匯率波動性增加已經成爲共識,其貿易效應具有顯著的行業差異性。如何化解這對中國出口造成的潛在衝擊?

人民幣匯率走勢令人關注。2015年8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宣佈完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報價機制,並將人民幣匯率中間價下調1000點(相當於一次性貶值1.9%)。截至8月13日,人民幣匯率連續3日下跌,其兌美元匯率貶值超過4%。中國央行將此次匯率改革定義爲「加快人民幣匯率市場化、交易自由化,實行以市場供求爲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此舉無疑有助於中國在未來逐步開放資本賬戶的同時保持貨幣政策的獨立性。中國央行也多次向市場喊話,這次匯率的調整,是完善報價機制所帶來的一次性的調整,人民幣不會出現趨勢性貶值。人民幣是否會出現趨勢性貶值還有很多不確定性,爭議較多。但是匯率的波動性在未來的逐步增加,這已經成爲市場的共識,這又將會對中國的出口產生怎樣的衝擊?

目前匯率波動的貿易效應,仍是學術界頗具爭議的一個重要問題。現有的實證和理論研究都未形成任何共識。以往的實證研究大多采用雙邊貿易的總量數據來估算實際匯率波動的貿易效應。由於採用的樣本和計量方法不同,得到的結果非常不一致。有的發現匯率波動會減少貿易但影響有限,有的研究表明這一負面影響並不穩健,有的甚至發現匯率波動會促進出口。與實證研究類似,現有的理論研究基於不同的模型設定和假設得出的結論也不同。IMF在2004年報告中對現有的相關研究做了詳細回顧得出以下結論:「即便匯率波動對貿易存在負面影響,該影響也只會是規模有限、非普適、非穩健的。」

我們近期的一項研究重新考察了這一重要問題。與以往研究不同,我們引入了兩個重要創新點。首先,從微觀的、分行業的雙邊貿易層面,而不是加總的雙邊貿易層面來考察匯率波動對不同行業出口的影響。其次,將融資約束引入了匯率波動的貿易效應研究。各行業由於技術原因在融資約束上有天然的差異,這是否會影響匯率波動性的貿易效應?研究有兩個重要發現。第一,由於各行業所面臨的融資約束迥異,匯率波動的貿易效應具有顯著的行業差異性。當匯率波動增加時,融資約束程度高的行業的貿易所受的負面衝擊會更大。第二,我們發現的行業貿易的差異性影響意味著加總的貿易效應很可能非常小而且不顯著,從而很好地解釋了之前學術界的發現。

您已閱讀44%(898字),剩餘56%(113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