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古巴

哈瓦那的那枚戒指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張力奮:十多年前,攜家人去卡斯楚的故鄉古巴旅行。在首都哈瓦那,一枚失蹤的藍寶石戒指,險些釀成「事件」。

十多年前,那個聖誕。我與家人從倫敦動身,隨旅行團前往卡斯楚的故鄉。去古巴,更多是我的意願,甚至是私心。蘇聯、東歐解體後,地球上的共產國家少了一大圈,仍堅守堡壘的只剩北韓、還有古巴。對古巴之行,妻子並不熱衷。她對記者丈夫的度假地選擇,素來有些不放心,怕我以崇高唯美的旅行誘惑,暗中塞進採訪、社會調查的私貨。臨行前夜,她在打點行裝,冷不丁冒出一句:「我們不就是那種環境下長大的,還不夠嗎?.......”

抵達首都哈瓦那前,我們在一處與古巴人完全隔離的海濱度假村,待了大半周。遊客多來自與古巴友好的加拿大,加上零星的歐洲人,逃避慘白的冬季,投奔陽光與蔚藍大海。據說,頂著華盛頓的全面制裁,這類度假特區是古巴財政最緊要的外匯來源之一,當然還有雪茄。美國佬雖自由,也有地球上不允涉足的禁地,比如古巴,這個她曾摟著腰肢漫步的後花園。

抵達哈瓦那,下榻在一家五星級酒店式度假村。村內,有世外感,說不出名的熱帶植物遮了半空。客人們散住在各棟別墅內,電子房卡把門,有專職服務員打掃、服務。

您已閱讀19%(435字),剩餘81%(184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中西兩半錄

《中西兩半錄》是FT中文網創刋總編輯張力奮卸任後的個人專欄,暫定兩週一篇。人生至此,他在中國與西方生活、工作的時間各佔了一半,對東方與西方,他常分身無術,糾結困惑中,行走東西兩岸。他對日常生活感興趣。在他看來,制度就是日常生活。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