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我自己在內的東京老記者都認爲,日本是一個廢除了新聞的國家,一個只有流程和趨勢、而沒有重大事件的地方。因此,當日本企業界最近在同一周製造了兩件轟動性大新聞——東芝(Toshiba)財務醜聞以及日本經濟新聞(Nikkei)收購英國《金融時報》時,人們感到意外。然而,除此之外,這兩件事還引起了人們對日本企業文化及其在該國媒體中的反映方式的共同擔憂。這種擔憂合理嗎?合理,但也不合理。
應該承認,沒人真的批評日本主要財經日報《日本經濟新聞》(Nihon Keizai Shimbun)在沒有舉報者的情況下未能揭露東芝醜聞,就像當年沒人指責《華爾街日報》未能揭露安然(Enron)劣跡那樣。
但是,以奧林巴斯前英國籍老闆邁克爾•伍德福德(Michael Woodford)爲首的很多人,2011年確實指責日經集團對奧林巴斯這家日本光學公司的醜聞視而不見,即便該醜聞已先後被小型財經雜誌《Facta》和英國《金融時報》揭露。在伍德福德和很多外國投資者看來,日經的出版物與日本企業界的體制內人士關係太過緊密。按照這種看法,即便東芝的內部訊息被送上門,日經也不會發表。
您已閱讀28%(477字),剩餘72%(123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