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又一年強勁而穩定的成長,給中國統治者套上了無所不能的光環。但是,維持這樣一個光環是有代價的。在中國政府採取干預行動以遏止股市滑坡的三週後,股價再次下挫,上證綜指(Shanghai Composite)出現八年來最大單日跌幅。現在北京面臨一個不值得羨慕的選擇:加碼救市,或是摘掉無所不能的面具。
這是當局本來根本不需要面對的一個兩難。中國統治者有足夠多的事情需要操心,無需對股市表現承擔責任。中國經濟正處於轉型過程中,目的是擺脫對債務和房地產投資的過度依賴。服務業和家庭支出需要揹負拉動需求的更大負擔。
要說飆漲的股價在這個經濟計劃中能夠發揮一定作用,是說得通的。國有企業需要增加股本和減少債務,估值較高的股市能夠幫助它們募資。有幸擁有股票的家家戶戶財富增加,鼓勵他們消費。牛市甚至可以宣傳市場的「決定性作用」,那是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宣佈早就應該推行的改革——終結國家規定的價格時所用的措辭。
您已閱讀35%(394字),剩餘65%(71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