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國股市演變成的鬧劇,相關的文章已經很多,不過一個富有諷刺意味的要點也許值得重複:政府的救市企圖正是加速其失敗的原因。
正如英國《金融時報》旗下的宏觀研究服務機構Medley Global Advisors所指出的,儘管在7月4日那個週末推出一攬子干預舉措之前,中國的股價已經在下跌,但當時並無證據顯示存在流動性問題。買單和賣單都能正常執行,追加保證金通知也在奏效。
只是在中國政府推出多項舉措之後,中國股市纔開始凍結。這些舉措包括要求(或鼓勵)大批個股停牌,禁止做空(或者說實際上是禁止國有企業或大股東的任何減持行爲),放寬保證金要求,注入央行資金並開始施壓券商。雖然這種操縱行爲在極短時期可能奏效,但是很難相信中國起泡沫的股價不會在被再次允許下跌之後繼續下跌。
您已閱讀24%(332字),剩餘76%(106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