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人民幣

IMF應歡迎人民幣登上世界舞臺

IMF中國部前負責人普拉薩德:正式認可人民幣崛起,對IMF而言十分重要。由於遲遲沒有改革、也未給予新興經濟體應得的投票權,IMF的合法性已遭質疑。人民幣成爲世界貨幣,可推動中國及國際貨幣體系改革,應當受到歡迎。

人民幣正在以一種看似不可阻擋的勢頭向成爲世界貨幣挺進。它在國際貿易和金融交易中得到廣泛使用。現在,中國希望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通過將人民幣納入構成其記賬單位——特別提款權(SDR)——的固定貨幣籃子,使人民幣成爲一種官方儲備貨幣。這個貨幣籃子由美元、歐元、日元和英鎊四種貨幣組成。

目前有充分理由歡迎人民幣崛起。人民幣的崛起軌跡與中國銀行業及其他領域的改革密切相關,這些改革將增強中國經濟的市場友好性。這些改革對於確立一條更加平衡、風險更低的成長路徑是必需的,這條路徑對投資不那麼依賴,可以創造更多就業並減輕環境惡化。中國的經濟改革者已經培養了公衆對這樣一種理念的支持,即一個經濟強國應該擁有一種重要的世界貨幣。

要實現這一目標,中國必須進行一系列國內改革:它需要一個更完善、監管良好的銀行系統;品種更豐富的金融市場,包括基本的外匯衍生品;減少對資本流入和流出的限制;以及更靈活的匯率。

您已閱讀26%(394字),剩餘74%(109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