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科普也要講究方法

FT專欄作家庫柏:當科學碰上固有觀念,科學往往敗下陣來。要改變人們在健康和飲食方面的行爲,大講科學道理沒多大用,應該根據人們的認知偏差來設計政策。

不久前,數百名美國加州人闖入州議會大廈,要求擁有不讓自己的孩子接種疫苗的權利,他們演繹了一場極爲現代的衝突——科學vs觀念體系。科學家告訴家長接種疫苗是安全的,但許多家長寧願相信自己的直覺——接種疫苗不安全。這種雞同鴨講式的對話已成常態。人們在健康和飲食方面越來越自作主張,而不是相信科學家、醫生或政府。

倫敦衛生暨熱帶醫學院(London School of Hygiene & Tropical Medicine)營養學家阿倫•丹古爾(Alan Dangour)表示,如果你想改變人們的行爲,不要跟他們大講科學道理。相反,想勸人們作出更好的決定,我們需要去了解他們是怎麼做決定的。行爲經濟學已發現多種影響人類消費決定的認知偏見。以下是一些影響人們決定健康和飲食方式的偏見和錯誤觀念:

“『天然的』就是好的」

您已閱讀16%(353字),剩餘84%(189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