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2015博鰲論壇

朱雲來的網路金融警鐘

前中金公司總裁認爲,P2P行業雖然單筆借貸金額較小,但也容易因此低估風險,加之貸款往往風險溢價很高,如不能準確判斷資訊,很難做好相應防控。

週四,前中金公司總裁朱雲來現身「2015博鰲亞洲論壇」,他並未如業內猜測的那樣,去網路金融領域創業,而是變身清華經管學院教授。在他參加的「網路金融:自律與監管」的分論壇上,主辦方稱呼他爲「金融專業人士」。

雖然在嘉賓討論發言過程中,朱雲來笑稱,他對網路只是研究,但是從他的話裏行間,以及與陸金所CEO計葵生的「友好辯論」中,不難讓身在現場的人們感到,他對該領域並不僅是研究這麼簡單。更多流露出的,是他對這一領域、尤其是P2P行業風險的擔憂。

他認爲,P2P行業雖然單筆借貸金額較小,但正因爲規模小才難以判斷、甚至有可能低估其中存在的風險,尤其是該平臺貸款利率普遍都在10%以上,如此高的風險溢價,成爲他「發難」計葵生的依據——如果不能準確判斷資訊又怎能做好風險控制?在風險未知的情況下,投資者很容易顆粒無收。

您已閱讀20%(355字),剩餘80%(139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