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對話

尼泊爾:人口遷徙導致水資源短缺

中外對話北京辦公室編輯張春:尼泊爾山區原住民陸續遷往平原,導致平原地區水土資源緊張,中國建立跨區域災害預警和水資源管理合作是解決出路。

尼泊爾是世界水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擁有6000多條河流和巨大的水能潛力。但這裏也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頻繁的地區之一。

尼泊爾位於青藏高原南麓,地質年代較新,岩土相對疏鬆。乾溼交替的季風氣候和不穩定的岩土層相遇,滑坡、泥石流和洪災等自然災害頻發。而由於氣候變化下極端天氣增加,災害頻率和強度也在增加。2014年8月中緬邊境發生了造成150多人死亡的嚴重滑坡,10月又有數十人死於雪崩。加上水資源短缺等原因,民衆陸續從高山地區遷往平原——此舉卻間接導致了尼泊爾可用水資源短缺。

面臨災害增加、可用水資源短缺和人口上升的壓力,國際山地中心高級水文學家S.M.瓦希德博士和水利專家阿倫•什雷斯塔博士認爲,尼泊爾需要多層面的跨區域合作,進行災害預警和水資源開發。

您已閱讀13%(324字),剩餘87%(224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