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債務

Lex專欄:中國特色的債權人之痛

按照商學院傳授的理念,風險與回報是相關的。人生磨難則教給我們「沒有痛苦就沒有收穫」。中國企業債務持有人必須爲風險和痛苦做好準備。

按照商學院傳授的理念,風險與回報是相關的。不收學費的「人生磨難學校」則教給我們「沒有痛苦就沒有收穫」。中國企業債務的持有人無論上的是哪一所學校,都必須爲風險和痛苦做好準備。

就拿佳兆業(Kaisa)來說。上週末,這家苦苦掙扎的香港上市中國房地產開發商宣佈了重組離岸債務的計劃。

相關條款(包括延長還款期限和降低票面利率)是不利的,但如果沒有這筆重組交易,由同行融創中國(Sunac)進行的救援收購就不會推進。

您已閱讀24%(202字),剩餘76%(64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