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週期。我們都見過它們。回報高,進入障礙較低,吸引了很多參與者,隨後利潤下降,誰也不願退出,企業「失血過多」致死。當然,有時一、兩個參與者獲得某種競爭優勢(比如技術或資金支持)以確保生存。對其他參與者來說,整個過程像是一場大屠殺。
過去10年裏,存在非理性資本配置傾向的中國,一直在大力發展技術水平低的資本密集型產業,如太陽能電池板的生產。發達國家的補貼使該行業能夠盈利,於是中國企業競相湧入。供應過剩接踵而至。
在香港上市的中國太陽能企業漢能(Hanergy)本週的股價表現可能表明,情況正在好轉。週四上午,該股飆升40%,使公司市值一舉增加140億美元。在那之前,該股自週一以來已上漲五分之二。昨日該股收盤漲14%,市值達到400億美元。創辦人李河君擁有該公司近四分之三的股份。
您已閱讀49%(342字),剩餘51%(36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