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特斯:機器人

書評:人工智慧引發爭鳴

FT美國西海岸編輯沃特斯:機器人徹底取代人類的腦力和體力勞動的前景一直縈繞在公衆心頭。作者卡爾爲我們理解自動化問題提供了一種人文主義視角。

也許有一天,機器人會搶走所有的工作,讓所有人類失業,這是近來公衆的想像中揮之不去的一個念頭。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機器代替人類的前景還從未引發眼下這種程度的畏懼和焦慮。

然而,被排除在這種想像之外的,是關於機器人科技的洶湧來襲可能如何改變人類未來的更大議題。自動化,也就是用先進的演算法設計的複雜軟體程式組,已經悄然進入各行各業,出沒的地方遠不止工作場所。自動化不僅引導著我們的決策,更許諾讓日常工作變得簡單輕鬆。

有什麼能阻止自動化最終承擔人類所有的腦力和體力勞動?不管是在實體世界發號施令的機器人,還是讓我們無需進行思考的人工智慧系統,當機器挑起了一切重擔,誰是主人,誰是奴僕?

您已閱讀13%(289字),剩餘87%(190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