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327國債

如何通過反腐重建市場秩序?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327國債」事件幾位主角的悲劇命運說明,如果反腐運動不能重建理性透明的市場秩序,從升斗小民到風雲巨鱷,都將掙扎於不公與不安之中。

中國在構築新型市場秩序的時刻,劉漢未能跨入農曆新年。

多愁善感的人們會聯想到「327國債」事件頭面人物的下場。1995年28歲的魏東、29歲的袁寶璟、30歲的劉漢經「327國債」一役成爲金融大鱷,以後魏東自殺,袁、劉被判處死刑,34歲的周正毅日後被判刑,苟全性命。

筆者有兩次碰到參與「327國債」事件的投資者,除了回憶當時的驚心動魄之外,他們無不如臨深淵,之所以能夠平安生活到現在,或者徹底轉型,或者在國字型大小機構中謹小慎微地生活,對於再次在市場翻雲覆雨已經毫無興趣。燈下閒談時,他們有略微的矜持,更有無數不堪回首。

您已閱讀13%(256字),剩餘87%(166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市場的邊界

葉檀,經濟領域的市場派,文化上的保守主義者。復旦大學歷史系博士,從2000年左右走出書齋,到報社撰寫經濟類評論,迄今爲止已在報刊雜誌發表大量文章,偶爾在電視臺財經頻道客串點評經濟新聞,也出版過歷史方面的書籍。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