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美元

人民幣應學會與美元共舞

上海交通大學教授潘英麗:全球經濟的多極化趨勢對應著國際儲備貨幣的多極化。中美之間存在著史無前例的依存關係,人民幣與美元的理性定位應是「舞伴關係」。

說起人民幣國際化及其與美元的關係時,有人首先想到的是「貨幣戰爭」。雖然人民幣崛起過程中與美元存在競爭,但是由於中美之間存在著史無前例的相互依存關係,惡性競爭不僅兩敗俱傷,而且還會嚴重損害全球利益。因此兩者關係的理性定位應該是互補與協同的「舞伴關係」。

首先,人民幣國際化已是全球經濟多極化發展的客觀要求,有利於增進全球經濟的穩定與發展。美國需要認識這一點,以接受人民幣與美元「共舞」。

過去30年全球經濟發展呈現出多極化的明顯趨勢。以購買力平價計算的GDP全球佔比數據來看,美、日和歐盟所佔份額已從1980年的60.26%下降到2011年的44.37%;中國、印度、南韓、土耳其和印尼五國的GDP佔比則從1980年的6.7%上升到2011年的24.33%。前者減少了15.89%,後者增加了17.63個百分點。中國GDP的全球佔比則從1980年的2%增加到2011年的13.98%。

您已閱讀8%(389字),剩餘92%(433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