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當美國晶片製造商高通(Qualcomm)因涉嫌違反中國《反壟斷法》而面臨10億美元罰款的威脅時,該公司採取了一種新穎的對策:爲自己辯護。這在中國被視爲不同尋常的舉動:面對北京的官僚體制,外國企業往往只是認罰。
「多數公司只想交了罰款,然後翻過這一頁,」北京一名律師稱,「從技術角度來講,他們可以上訴,但是,你想想,爲什麼要讓自己處境更糟糕呢?」
一年過去了,尚不清楚高通的策略是否奏效。隨著裁決時間臨近,這起閉門調查已經涉及國際外交和含蓄的威脅。由於官方媒體攻擊高通聘請的明星專家,該案一度進入公衆視野。不過,該案有可能重塑全球智慧型手機的專利體系,這是更加利害攸關的事。
您已閱讀6%(289字),剩餘94%(448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