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Apple)的生產力會超過中國的購買力嗎?按照有些高階主管和投資者的說法,中國彷彿是一個沒有止境的市場。只要你能搞定繁文縟節,打通經銷管道,你就可以賣出無限量的汽車、藥丸、保單、小器具或飛輪。所以,提出任何公司可能大到超出中國市場的承受力,聽起來會有點像約翰•藍儂(John Lennon)的1966年那句斷言,即披頭士(The Beatles)比耶穌更偉大。
蘋果顯然還沒有在中國市場上飽和,在其昨日公佈的最新季度財報中,蘋果的中國銷售額成長55%,至160億美元。這是一個巨大的數字,但這意味著銷售大約2000萬部iPhone,相當於平均每60箇中國人購買了一部iPhone(加點油啊,弟兄們!)。蘋果在美國的銷售額爲310億美元,這暗示了中國市場還有多大潛力。
然而,情況並不是在中國每個人都會去蘋果北京專賣店外面大排長隊。巴克萊(Barclays)估計,中國有半數人口擁有一部智慧型手機,去年中國市場銷售了3.9億部智慧型手機。中國的人均國內生產毛額(GDP)約爲7000美元,而一部iPhone 6平均售價略低於700美元。蘋果在中國的普及率不會很快達到美國水準。
您已閱讀51%(484字),剩餘49%(46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