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希臘

不要把希臘推向違約

FT首席經濟評論員沃爾夫:迫使希臘離開,很可能導致歐元區解體。當下正確的做法,是以希臘拿出可行的改革爲條件,實施必要的債務減免。真正的政治家會把握這一機會。我們很快就能知曉,誰是政治家、誰是政客。

有時明智的做法就是正確的做法。這正是希臘問題的情況。如果做得對,削減債務將使希臘以及整個歐元區受益。這樣會造成一定的困難,但也比把希臘丟進狼羣造成的困難要小。不幸的是,達成這樣一個協議或許是不可能的。這就是爲什麼那些認爲歐元區危機已經結束的想法是錯誤的。

沒人會對希臘激進左翼聯盟黨(Syriza)的勝利感到意外。在希臘經濟「復甦」過程中,失業率高達26%,而青年失業率超過了50%。希臘國內生產毛額(GDP)也比危機前的最高峯下降了26%。但在這種情況下,GDP是一個極其不恰當的衡量經濟狀況下降的指標。經常賬戶餘額在2008年第三季度爲GDP的-15%,但是自2013年下半年以來出現了盈餘。因此,希臘人在商品和服務上的開支實際上下降了至少40%。(見圖表)

考慮到這場災難,就難怪希臘選民厭棄上一任政府,及其在債權人的要求下(有些敷衍了事地)追求的政策了。新任總理亞歷克西斯•齊普拉斯(Alexis Tsipras)曾說過,歐洲是建立在民主原則之上的。希臘人民發出了聲音。最起碼,歐洲當權者應該傾聽。但人們聽到的一切都在暗示,希臘人在債務和財政緊縮方面達成一個新協議的要求,將被幾乎不假思索地拒絕。助長這種反應的是大量自以爲是的愚蠢想法。其中兩種說教式的觀點尤其妨礙了對希臘的要求作出合理的回應。

您已閱讀29%(549字),剩餘71%(136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馬丁•沃爾夫

馬丁•沃爾夫(Martin Wolf) 是英國《金融時報》副主編及首席經濟評論員。爲嘉獎他對財經新聞作出的傑出貢獻,沃爾夫於2000年榮獲大英帝國勳爵位勳章(CBE)。他是牛津大學納菲爾德學院客座研究員,並被授予劍橋大學聖體學院和牛津經濟政策研究院(Oxonia)院士,同時也是諾丁漢大學特約教授。自1999年和2006年以來,他分別擔任達佛斯(Davos)每年一度「世界經濟論壇」的特邀評委成員和國際傳媒委員會的成員。2006年7月他榮獲諾丁漢大學文學博士;在同年12月他又榮獲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科學(經濟)博士榮譽教授的稱號。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