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大概是中國人最適合呆的一個國外城市,有著最好喫的中餐,街道上永遠不可能一塵不染,第一次來的國人會驚訝於原來美國人也會亂穿馬路。與美國的其它城市相比,芝加哥太冷淡,洛杉磯太陽光,波士頓太知識分子了,邁阿密又太悠閒了。在紐約這座城裏,高樓鱗次櫛比,百年老樓舞池裏的流動盛宴,格子間上的無邊天際,陽光濃烈,直插天空的玻璃牆上,每個人都熱熱鬧鬧地活著。
而在紐約買房無非是兩種,一種爲了投資保值,二爲了工作定居。 這兩年在紐約一些新樓盤的開盤中,總能看到很多中國買家的身影。跟在媒體上所形容一擲千金的景象不太一樣的是,我看到更多的買家還是帶著中國人一貫的謹慎和小心。他們大多數由華人房產經紀領著,手裏準備了一排排EXCEL 數據表,比對價格,觀察朝向,地區環境。有一兩個美國白人房產經紀人甚至也略通「風水」,他們知道「中國人愛朝南的房子,客廳不能有柱子,門口最好有河經過」,真是摸到了中國人挑房子的脾性了。
在美中兩國互放了十年商務旅遊和五年學生簽證後,中國公民也能到美國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來紐約逛街旅遊,順便看看房子,也不再是什麼麻煩事了。根據多份房產網站包括Trulia和Streeteasy最新發布的數據來看,紐約房產的均價已經到達三百萬美元,而中間值也是達到了一百萬美元左右,均價每尺在1500美元左右(相當於每平方米15000美元),比上海市中心靜安區和北京東城區的平均房價高出一截,卻還遠遠比不上倫敦和香港的水準。每尺均價比去年同期成長了10%, 比金融危機最慘淡的時候漲幅超過了25%,但離曾經的樓市最高點還有一部分距離。很多房產內行預測,2015年紐約的房價總體還會有接近10%的漲幅。而如果想要從紐約的房市中大撈一筆,那就衝越貴的去買。因爲紐約不像上海和北京,曼哈頓島上能被開發的新地塊寥寥無幾,因此越貴的房子地段和麪積都是很稀有的,拿一套少一套,因此坐穩了賣家市場。2013年花旗集團(Citigroup)的前主席Sanford Weill就以8800萬美元的價格將他位於中央公園西大道(Central Park West)15號的豪宅賣給了俄羅斯億萬富翁Dmitry Rybolovlev,這個價格比他購入時候多了兩千多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