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量化寬鬆

避免蕭條只能靠貨幣刺激?

英仕曼集團行政總裁羅曼:在歐洲央行啓動量化寬鬆之際,那些想研判量化寬鬆後續影響的歐洲人,應當關注一下某些神奇畫作近期的拍賣價格。

幾個月前,在紐約,一名私人收藏家拿出一小筆錢買了一塊上面印有四個黑色字母「FOOL」的白畫布。這幅出自美國藝術家克里斯托弗•伍爾(Christopher Wool)的畫作,三年前曾以800萬美元的價格易手。而它的新主人支付的價格是這一價格的近兩倍。

在其他各類市場,價格也一直在上升,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量化寬鬆(QE)導致的。這一工具是央行官員在本次金融危機後鼓搗出來的,本質上就是用新創造出的貨幣購買資產。

人們普遍預計,歐洲央行(ECB)行長馬里奧•德拉吉(Mario Draghi)本週將效仿美英同行、宣佈歐元區也將正式啓動一項資產購買計劃。許多經濟學家表示,這是避免蕭條的不二選擇。他們也許是對的。但是,其他方案從未被認真考慮過,而且量化寬鬆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些影響並非全都是有益的。

您已閱讀20%(346字),剩餘80%(135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